南都訊 記者張東鋒 為禁燒秸稈而對麥茬限高10釐米,安徽太和縣的這一舉措日前在網上引發爭議:因為限高增加了農機收割的成本,導致很多收割機離開,並引起種植戶的擔心,不少網友則批評麥茬限高系“拍腦袋的決定”。對此,當地回應,將會以補貼的形式降低農民的成本。
  “限高留茬”引網友熱議
  時下正值麥收季節,安徽省太和縣政府近日召開了一次“三夏”暨秸稈禁燒工作會議,會議明文規定,為杜絕農民焚燒秸稈,所有收割後的麥茬必須嚴格控制在10釐米以下。
  南都記者註意到,太和縣對禁燒秸稈一事不可謂不重視。該縣政府官網的政務動態顯示,5月24日和27日,該縣至少召開過兩次秸稈禁燒的工作會議。5月31日,該縣政府發佈的《太和縣制定秸稈禁燒工作標準》第二項明確提到,“全面實行短茬收割,所有小麥收割留茬高度一律嚴格控制在10釐米以下”。
  此外,在太和縣一些鄉鎮各種形式的秸稈禁燒“推進會”、“動員會”、“工作會”中,同樣提及此措施。太和縣委組織部官網5月30日的一篇消息說:清淺鎮29日召開鎮村全體幹部大會,安排部署“三夏”暨秸稈禁燒工作,要求確保“零火點”,“要‘限高留茬’,留茬不得超過10釐米”。
  另據太和縣政府官網報道,5月30日,該縣農機局派技術指導組到下轄的蔡廟鎮指導麥收工作,“仔細檢查了收割機配備粉碎機情況,收割留茬高度。要求個茬高度限制在10釐米以下,通過現場指導和講解,機手們均感受益,承諾一定按照規定收割。”
  在微博上,網友“憤怒的圍觀群眾”批評說,“又是一個不接地氣的規定。”網友“憶-麥田守望”則認為,“出發點很好,但是對農民、農機主是否現實?不要只為了政績,來一些硬性標準。”網友“季濤濤”建議,“應該想想如何讓農民和收割機師傅雙雙受益,才是解決問題根本之道!”
  補貼並非直接發給種植戶
  與此同時,太和縣環保局生態辦主任高瑾5月26日在有關秸稈禁燒的在線訪談中稱,焚燒秸稈會造成大氣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影響耕地土壤的良性循環,危害群眾的身體健康。另外,秸稈焚燒產生的濃煙將直接對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和空中飛行的飛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然而,為禁燒而出台的“限高”措施,卻遭到一些農戶和農機手的抱怨。中廣網報道,此舉會增加收割成本,導致不少農機手拒絕為村裡收割小麥,收割機因此離開,農民十分著急。
  報道還提到,有農機手反映,限高增加耗油量、誤時間,“一畝地最少要漲個60塊錢到70塊錢”,並最終轉嫁到老百姓頭上。
  其實,禁燒是有補貼的。中國之聲的報道介紹說,安徽省市縣三級財政目前對禁燒工作實行每畝20元的資金補貼,主要用於秸稈機械化還田或打捆、短茬收割農機刀具磨損、玉米免耕直播機械、收儲點建設和秸稈轉化項目。不過,有村民反映“至今都不清楚是否有補貼”。
  太和縣環保局副局長謝樹民則稱,補貼並非直接發給種植戶。在前述在線訪談中他曾解釋,補貼資金是按照各鄉鎮小麥種植面積發放到鄉鎮一級,補貼給購買收割機、粉碎器、打捆機等器械的農戶。
  而對於麥茬限高將增加收割成本,太和縣今年新出台規定,對沒有焚燒秸稈的麥田每畝再獎勵10元。不過,這個錢眼下不能馬上領取,而是要通過驗收,“就是驗收後,把麥收好,然後把下一季種上之後,他肯定不會再燒了,通過我們鎮幹部驗收。這10塊錢從鄉財政所可以領取”。  (原標題:安徽太和縣規定麥茬限高10釐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tvcflal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